文高德重的宋濂


宋濂(1310—1381),明朝开国元勋,字景濂,号潜溪,浦江人(浙江义乌县一带)。宋濂一生勤勉,勤学不怠,一诺千金,才与德都可为世人的表率。他是朱元璋口中的“开国文臣之首”,刘基赞许的“当今文章第一”。

--《元史》

1369年,宋濂在皇帝的命令下,和王濂一起主持编修《元史》,在1370年完成。《元史》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,系统的记载了元朝兴亡的过程,全书共二百一十卷,包括本纪四十七卷、志五十八卷、表八卷、列传九十七卷。因为编修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,因此《元史》还存在很多不足,但它体制整齐,文字浅显,通俗易懂,而且讲究实事求是,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,算得上是一部较好的正史。

--宋濂抄书

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,但是家里很穷,他没钱买书,只好向人家借。每次借书的时候,他都会和书主人讲好期限,按时还书,从来也没有超时。因为宋濂的守信和学习刻苦,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。


一次,他借到一本书,越读越喜欢,就想把它抄下来。可是第二天就是还书的时间了,宋濂只好连夜抄书。当时是冬天,结冰的天气,外面非常得冷。宋濂的母亲非常心疼自己的孩子,劝他明天再抄,宋濂却不愿意耽误还书的期限。最终还是连夜把书抄完,第二天按时还给别人。

--冒雪访师

一次,宋濂要去很远的地方拜访一位很有名的学者,双方早就约好了见面日期。谁知出发那天竟然下起了大雪,母亲劝说宋濂说:“这样的天气出远门实在不方便,而且老师那里的山路肯定也被雪也掩埋了,你的衣服又这么单薄,这样的天气怎么能受得了!”宋濂却坚持出门,认为如果误了和老师约好的日子,就算失约了,是对老师不尊重。而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,老师又是惊讶又是感动,夸奖宋濂:“这么守信好学的年轻人,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!”


--宋濂与朱元璋

在《明史》中还记载了关于宋濂和朱元璋另外两件小事。

宋濂招待客人一走喝酒,皇帝暗中派人去察看。第二天,皇帝问宋濂:“昨天喝酒了吗?都有哪些客人?吃了什么?”宋濂都说了实话。皇帝很满意:“对,你没有骗我。”有时皇帝问宋濂大臣们怎么样,宋濂也只说那些好的大臣。皇帝问他原因,宋濂回答:“我只和好的大臣做朋友,所以我了解他们;那些不好的,我都不熟,不了解他们。”

这个故事我们看着有些好笑,可是当时的宋濂却是担惊受怕,要知道,稍微答错一点,宋濂恐怕就要丢了小命了。

--宋濂的文学成就

明初诗文三大家,指宋濂与刘基、高启三人,其中以宋濂为首。宋濂的作品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,立意精深,内容充实,文辞简洁典雅,具有纯熟的语言技巧,是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。宋濂的作品后来被收在《宋学士全集》中,共75卷。

宋濂是明朝文化规制的主要设计者,编订了《元史》,为明朝的安定和文化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,自己最后却因为胡惟庸一案无辜牵连,病死他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