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时候,吴国人董奉隐居在庐山,专门替人治病。他的规矩是替人治病从不收钱,而是让人们在山上种植杏树。重病患者治好了以后,每人要植五株树;小病患者治愈后,每人则植一株树。
日久天长,他治好的病人无法计算,山头上也长满了杏树。春天来临,杏花盛开,满山杏花,真是一片美景。董奉在杏树林中,还修建了一个仓库,用来存储杏子。他向山民宣布说:“谁要买杏子,就请自己带米谷来换,带多少米谷,就换多少杏子,自己用容器量一量就是了,不必告诉我,完全靠自觉。”
山民们绝大多数都按规矩办,但也有个别人总想占便宜,他们带去的米谷少,换回的杏子却很多。可是他们一出仓库,就会被老虎追逐,吓得慌忙逃跑,跑得太快摔倒在地,杏子撒了一地。回家一量,剩下的杏子正好与带去的米谷数量相当。也有个别人到仓库里偷杏子,但往往会被老虎吓死过去,只有家人如数归还杏子后,这人才会苏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