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翁失马

战国时期,有一个老人,住在长城附近,人们都叫他塞翁。塞翁善于推算未来的吉凶祸福。

塞翁家里养了很多马。可是有一天,不知道什么原因,他家的一匹马逃到塞外的大草原上去了。乡亲们都觉得非常的可惜,担心老人会受不了这个打击,都好言好语安慰他:“你虽然损失了一匹马,但千万要想开点,保重身体要紧。”塞翁却十分平静地说:“这没有什么关系,马丢了虽然是一大损失,但谁知道这不会成为一件好事呢?”

乡亲们听了塞翁的话,觉得很好笑。马丢了,明明是件坏事,他却认为是件好事,大家都认为塞翁只是自我安慰而已。可是过了一段时间,丢失的马不仅自己回家了,还带回一匹北方少数民族的好马。

乡亲们听说马自己回来了,纷纷前来向塞翁道贺:“您真是好福气啊,马不仅没有丢,还带回一匹好马。”塞翁又不紧不慢地说:“平白得了一匹好马,谁知道这不会变成一件坏事呢?”乡亲们不以为意,以为他是心里高兴,嘴上谦虚。

塞翁的儿子非常喜欢骑马。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个子高高大大,膘肥体壮,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。他高兴得每天都骑马出游,觉得非常的得意。结果,有一天他骑得太快,一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,把腿给摔断了。乡亲们又来看望他,安慰塞翁父子俩。这时塞翁又意味深长地说:“虽然摔断了腿但却保住了命,谁知道这不会成为一件好事呢?”众人听了都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。

一年后,匈奴兵大举入侵塞内,青年男子都应征入伍,这些被抓的人十个有九个死于战场。只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断了没有上前线,从而保全了一条性命。

这就是“塞翁失马”的故事,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辩证思想,告诉我们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。现在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常常把“塞翁失马”与“安知非福”连在一起。